【風清楊】市面上通稱的四種紅酸枝木簡析(上)
自從修訂了紅木的屬類后,通常所說的“紅木”包括五屬八類三十三個樹種,但是大紅酸枝木(交趾黃檀)曾是民間約定俗成的“紅木”,在紅木國標修訂以前,人們口頭上說的“紅木家具”,指的就是用大紅酸枝木制作的家具,只是在稱謂上南北不同,因人而異。
目前幾個東南亞主要產地的交趾黃檀臨近枯竭之際,如何尋找紅酸枝的替代材料是一項重要的工程,難題在是如何在幾種合適的木種能夠達成共識。而最合適的代用材料,就是微凹黃檀、巴里黃檀、闊葉黃檀這幾種同科同屬的優質木材。
四種紅酸枝木橫截面對比圖(從左至右分別是交趾、巴里、奧氏、微凹)
這期主要針對交趾黃檀(紅酸枝)和巴里黃檀簡單的做個分析:
交趾黃檀(紅酸枝)
樹木的分布:交趾黃檀為大喬木,通常樹高15-30米之間,其圓直徑在25cm -70cm之間,更大的已經很少見了,樹木有低板根,葉細小,果實豆角狀橢圓形,通常生長在中南半島北緯22-10地區,主產區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地。新料開出來具有明顯的醋酸味道,久而氧化后成酸香味,顏色為赤紅色或深紅色,具黑褐色或更深一些的條紋,因地理因素,地處內陸國老撾出產的交趾黃檀老料做出來的成品家具色澤非常明亮,條紋明顯大方,盡顯古樸內斂美。
其家具成品的品相和市場價格均要高出市場同類酸枝一截
巴里黃檀
俗稱:花酸枝、花枝、越南酸枝、新紅木。
樹木與分布:樹木特征與奧氏黃檀很難分別,產地分布也大體一致。大喬木,樹高25米,通常在18-24cm之間,一般直徑50-70cm,有低板根,樹木壯觀。樹葉較交趾黃檀大得多,長卵形,一頭圓一頭尖,豆角比交趾黃檀大一倍左右,豆米1-2粒。主要分布在緬甸、越南、泰國、老撾低海拔落葉混交林,
木材微觀特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新切面紫紅褐或暗紅褐,常帶黑褐或栗褐色細條紋。巴里黃檀亦應有多個不同亞種,各亞種之間材質有一定差別;花枝木產量大,底色較紅枝淺得多,一般紅黃色至醬紅色;普遍有黒筋,但黒筋較細,木紋呆板不靈動,絕無老紅木那種粗大黒筋的;材料硬重,結構緊密,但不如交趾黃檀材質細膩,管孔較老紅木粗大,普遍沉于水;新開料有輕微的酸香氣,但刺鼻而不純正,久則無任何氣味;底色變化不一定越來越深,顏色走向難以把握,木材表面光亮度不如老紅木;花枝木也以老撾料為最好,越南料稍次之,老撾料木材特征酷似紅枝。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交易中心立場。